本頁面針對運行 Android 13 及更高版本的設備的存在校準要求提供設置和校准說明。
背景
為了確保用戶的智能設備能夠很好地協同工作,Android 生態系統中的所有設備都可以確定設備之間的相對接近度,這一點至關重要。 Android 13 引入了存在校準要求,概述了用於確定接近度的可用無線電技術(例如 UWB、Wi-Fi 和 BLE)的可接受性能。本頁介紹了設備必須遵循的校準標準,以確保生態系統中設備之間的互操作性。
參考設備
要校準您的設備以滿足存在要求,請使用以下參考設備之一進行所有校準。
- (推薦)LitePoint 等校准設備
- 移動設備(如果使用此選項,建議使用 Pixel 6。)
外形尺寸
存在校準要求適用於所有外形尺寸的 Android 設備。對於手機以外的外形尺寸,要確定設備的適當校准設置,請考慮手持手機(參考設備)的用戶在與被測設備 (DUT) 交互時將如何定位。例如,在校準電視時,將電視和手機放置在適當的距離,並將移動設備朝向電視屏幕的前中心。
超寬帶要求
本節介紹如何校準您的設備以滿足 CDD 中的這些 UWB 要求:
如果設備實現包括 UWB 硬件,那麼它們:
- [C-1-1] 必須確保在 1m 距離的視線環境中 95% 的測量值在 +/-15 厘米範圍內。
- [C-1-2] 必須確保距離參考設備 1m 處的距離測量值的中值在 [0.75m, 1.25m] 範圍內,其中地面實況距離是從 DUT 的頂部邊緣開始測量的,其面朝上並傾斜45度。
要求 [C-1-1]
要驗證要求 [C-1-1]:
- 在視線環境中的非反射室中,使用距參考設備 1 m 的被測設備 (DUT) 進行 1000 次測量。
- 按升序對 1000 個測量值進行排序。
- 將範圍計算為 [範圍 = 第 975 次測量 - 第 25 次測量]。
- 在 CTS 驗證程序中報告範圍。要通過,範圍必須小於 30 厘米。
- 報告使用的參考設備。
要求 [C-1-2]
確認
驗證需求 [C-1-2]:
- 將 DUT 保持 45 度傾斜(用戶手持設備的近似方式)。如果使用另一個移動設備作為參考設備(而不是校准設備),請將參考設備豎直放置(縱向)並確保 DUT 和參考設備朝向相同的方向。
- 在視線環境中的非反射室中,在距離參考設備 1 m 處使用 DUT 進行 1000 次測量。
- 按升序對值進行排序。
- 在 CTS 驗證程序中報告中值(第 500 個)。要通過,該值必須在 [0.75 m, 1.25 m] 範圍內。
- 報告使用的參考設備。
Wi-Fi 鄰居感知網絡要求
本節介紹如何校準您的設備以滿足 CDD 中的這些 Wi-Fi 鄰居感知網絡 (NAN) 要求:
如果設備通過聲明
PackageManager.FEATURE_WIFI_RTT
來支持 WiFi 鄰居感知網絡 (NAN) 協議,並通過聲明PackageManager.FEATURE_WIFI_AWARE
來支持 Wi-Fi 位置(Wi-Fi 往返時間 - RTT),那麼它們:
[ 7.4 .2.5/H-1-1] 必須在第 68 個百分位(根據累積分佈函數計算)在 160 MHz 帶寬下準確報告範圍 +/-1 米,在 80 MHz 帶寬下在 +/-2 米內在第 68 個百分位,在第 68 個百分位處 40 MHz 帶寬為 +/-4 米,在 10 cm、1 m、3 m 和 5 m 距離處第 68 個百分位處 20 MHz 帶寬為 +/-8 米,如通過WifiRttManager#startRanging Android API觀察到。
[ 7.4 .2.5/H-SR] 強烈建議在第 90 個百分位(根據累積分佈函數計算),在 160 MHz 帶寬下準確報告範圍 +/-1 米,在 80 MHz 下 +/-2 米如通過WifiRttManager#startRanging Android API觀察到的,在第 90 個百分位處的帶寬,在第 90 個百分位處 > 40 MHz 帶寬處為 +/-4 米,在第 90 個百分位處為 20 MHz 帶寬處為 +/-8 米,距離為 10 厘米.
要求 [7.4.2.5/H-1-1]
驗證要求 [7.4.2.5/H-1-1]:
對於 160 mhz 波段,在 10 cm、1 m、3 m 和 5 m 的每個地面實況點進行 1000 次測距測量。
對於每個點:
- 通過從測量值中減去地面實況(點)來計算誤差。
- 按升序對錯誤進行排序。
- 在 CTS 驗證程序中報告中值誤差(第 500 次測量)。
- 取誤差的絕對值,然後再次排序。
- 將第 68 個百分位數計算為第 680 個值。
- 在 CTS 驗證程序中報告。要通過,範圍必須小於 2 m 。
報告使用的參考設備。
對 CDD 要求中指定的其他頻段重複步驟 1 到 3。
BLE RSSI 要求
本節介紹如何校準您的設備以滿足 CDD 中的這些 BLE RSSI 要求:
如果設備實現聲明
FEATURE_BLUETOOTH_LE
,它們:
- [C-10-1] 對於在視線環境中以
ADVERTISE_TX_POWER_HIGH
傳輸的參考設備 1m 距離處的 95% 的測量值,RSSI 測量值必須在 +/-9dBm 以內。- [C-10-2] 必須包含Rx/Tx校正以減少每個通道的偏差,以便在每個天線(如果使用多個天線)上的 3 個通道中的每個通道上的測量值都在一個的 +/-3dBm 範圍內另一個用於 95% 的測量。
- [C-SR] 強烈建議測量和補償 Rx 偏移,以確保 BLE RSSI 中值在距離以
ADVERTISE_TX_POWER_HIGH
傳輸的參考設備 1m 距離處為 -60dBm +/-10 dBm,其中設備的方向是使其處於“平行平面',屏幕朝向相同方向。- [C-SR] 強烈建議測量和補償 Tx 偏移,以確保在從位於 1m 距離處的參考設備進行掃描並以
ADVERTISE_TX_POWER_HIGH
傳輸時,BLE RSSI 中值是 -60dBm +/-10 dBm,其中設備的方向是這樣的它們位於“平行平面”上,屏幕朝向同一方向。
校准設置
使用以下設置校準您的設備以滿足 BLE RSSI 要求。
一般設置要求
- 校準應在消聲室中進行。或者,可以將固定參考設備和 DUT 設備的兩個三腳架設置在距離地面 1.5 米處。
- 三腳架必須是非金屬的。
- 設備支架必須是非金屬的。
- 距離 DUT 和參考設備 1 m 範圍內不得有金屬物體。
- 參考設備和所有 DUT 必須至少充電 50%。
- 測試期間必須拔下參考設備和當前 DUT。
- 參考設備和 DUT 不得有外殼、連接線或任何可能影響射頻 (RF) 性能的連接。
方向要求
- 參考設備必須以縱向模式定向。
- 如果將另一個移動設備用作參考設備(而不是使用校准設備),則 DUT 和參考設備的方向必須使它們面向相同的方向。
圖 1. BLE 校準的參考設置
要求 [C-10-1]
要驗證要求 [C-10-1]:
- 使用 DUT 進行 1000 次掃描測量。
- 按升序對值進行排序。
- 將範圍計算為 [範圍 = 第 975 次測量 - 第 25 次測量]。
- 在 CTS 驗證程序中報告範圍。要通過,範圍必須小於或等於 18 dBm 。
- 報告使用的參考設備。
要求 [C-10-2]
要驗證要求 [C-10-2],請與您的芯片供應商合作。芯片供應商可以測量通道平坦度並識別內核和通道之間的差異。以下是有關如何識別未校準內核和未校准通道問題的提示,這是導致 RSSI 傳播較大的兩個可能原因。
未校準的核心
如果設備(BT 天線)有多個核心,核心可能有不同的校準。進行一些測量(至少 1 分鐘)並檢查掃描數據。如果您看到類似於圖 2 中所示的模式,由於掃描多個核心而具有規則的峰值(如圓圈所示),則可能存在未校準核心的問題,需要進一步調查。
圖 2.具有未校準內核的設備的示例掃描數據
未校準的通道
經典 BLE 上的傳輸發生在三個通道上。每個頻道可能都有與之相關的差異。通道以固定間隔旋轉。進行一些測量(至少 1 分鐘)並檢查掃描數據。如果您看到類似於圖 3 中所示的模式,則可能存在不同通道上的錯誤校準問題,需要進一步調查。
圖 3.具有未校准通道的設備的掃描數據示例
[C-SR] 要求
即使 BLE 無線電芯片經過完美校準,特定設備觀察到的 RSSI 也取決於天線質量和該特定產品(設備型號)上的天線位置。這對設備之間的互操作性提出了問題。
例如,考慮一個汽車解鎖用例。當設備距離汽車不到 1 米時,開發人員可能希望解鎖汽車。開發人員根據他們對手機的觀察選擇了 -60 dBm 的閾值。但由於天線質量和天線位置的差異,即使兩台設備使用相同的芯片,這也可能不適用於另一台 Android 設備。
為了生態系統中所有設備之間的互操作性,強烈建議測量每個設備的 Rx 偏移並調整設備上報告的 RSSI,以確保 BLE RSSI 在ADVERTISE_TX_POWER_HIGH
滿足 1 m 的標準。
要驗證 Rx 要求:
- 使用 DUT 進行 1000 次掃描測量。
- 按升序對值進行排序。
- 報告 CTS 驗證程序中的中位數(第 500 個值)。要通過,中值必須在 [-50, -70] dBm 範圍內。
- 報告使用的參考設備。
即使 BLE 無線電芯片經過完美校準,理想的接收器也會根據天線質量和廣告產品上的天線位置讀取不同的 RSSI。 Rx 要求確保所有設備能夠以相同的結果強度進行廣告,其他條件相同。
要驗證 Tx 要求:
- 在 DUT 上啟動 BLE 廣告並使用參考設備進行 1000 次掃描測量。
- 按升序對值進行排序。
- 報告 CTS 驗證程序中的中位數(第 500 個值)。要通過,中值必須在 [-50, -70] dBm 範圍內。
- 報告使用的參考設備。